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长沙市开福区按照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整治和“全链条”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隐患,统筹抓好集中充电场所建设,坚决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两年来,全区新建和提质改造充电场所658处、车位23624个,基本满足了辖区居民充电需求(建设比例为4:1,现电动车保有量约10.1万辆,停车充电位约3万个),未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亡人事故,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聚焦“基础提升”,强化排查整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思路,推进隐患预防关口前移。
一是夯实责任链。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网格化工作机制,按照区领导包干街道、街道领导包干社区(村)、网格员包干网格区域,逐级压实工作责任,打造“全面覆盖、网格清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管理体系。对全区114个社区优化网格分布,划分大小网格296个,督促社区(村)、小区楼栋建立电动自行车管理网格化示意图,标明网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职务、联系电话、服务内容,标注包干区域及场所分布,发展网格员、消防志愿者8600余人。
二是严把整治关。建立部门、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衔接交办、约谈督办、挂牌销号等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隐患“闭环化”管理。督促物业小区建立管理制度,落实自查、助查、互查、曝光的“三查一曝光”行动,开展全方位、无死角隐患查改。截至目前,全区共计排查小区楼栋4862个,检查发现各类隐患9674处,已督促整改隐患9638处。
三是激发创造性。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街道社区创新做法,提升电动自行车整治效能。如望麓园街道成立社区“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和“飞线整治”督导小队,激活群众监督的末梢神经;四方坪街道金帆社区、芙蓉北路街道凤亭社区给车辆贴上专属身份标签,做到问题发生精准定位车主;秀峰街道秀峰山社区山语城小区“技防”升级,试点安装一批电动车进电梯智能报警系统。
聚焦“保障提质”,强化设施配套
在电动自行车治理的过程中,开福区直面问题,对安全隐患“零容忍”,正视群众呼声,着力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做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开福区现有物业小区320个,已建充电场所的286个;开放式小区315个,已建充电场所的238个,剩余小区在积极推动中。
一是直面需求,高位谋划。2022年以前,开福区摸排全区电动车数量为5.8万台,但充电桩仅有不到7千个,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居民群众充电不便,推车上楼、飞线充电等行为就难免滋生。为此,开福区整章建制,印发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对街道部门年度考核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重点内容,强化了工作保障,优化了管理体系。
二是协同发力,试点先行。住建、资规、发改、应急、消防、财政、人居等部门和各街道协同联动,选取秀峰街道为试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方走访调研,协调发动各小区采用物业出资、公共收益出资、引进社会资本等形式,利用空余车位、小区空坪等场所,仅90天时间基本解决辖区充电问题,为全区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建设提供样板。
三是全域覆盖,整点提升。在秀峰街道样板经验基础上,明确各街道为实施主体,在充分调研摸底、统一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布局、明确主体责任上下功夫,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确定停车位和充电位按4:1规划建设;鼓励各业主单位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参与,明确各方职责、合作期限、经营形式、收费标准、收益分成等,解决建设费用投入难题;为防止“半拉子工程”,明确了“谁建设、谁管理,谁运营、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规范化、长效化。
四是对症下药,灵活施策。开福区虽地处内城区,但老旧小区多、农安小区多,各街道现实情况不一,也因地制宜探索出许多好的做法。对于公共通道狭窄、场地受限的老城街巷,清水塘街道免费在姚正街、便河边巷安装145套带有过载保护装置的小型充电箱,让居民充电更加灵活、安全;对于人员密集、楼层超高、消防风险系数高的“大社区”,芙蓉北路街道打造“智能消防充电站”,同步增设喷淋、监控、温感等装置,有效防控突发险情。
聚焦“宣传提档”,强化全民参与
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楼栋长、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依托居民微信群、小区宣传栏、电梯广告屏、应急云广播和党员活动中心、邻里中心、文化长廊等阵地,深入居民群众进行政策宣讲、意愿摸底、听取诉求、答疑解惑、推介成功案例,全区共计发放电动车宣传资料27223份,在楼栋显眼处张贴电动车宣传海报9818份,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大力支持。如青竹湖街道在“露天电影进小区”活动间隙插播警示教育片和宣传片;秀峰街道湘荷村、新大塘社区将电动自行车消防知识和充电场所建设行动宣传带进“屋场会”“庭院宣讲”。同时,依托12345举报投诉平台,进一步建立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共同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都是吹哨人”的安全理念。
聚焦“重点提级”,强化系统治理
电动自行车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好充电场所建设问题,还要一并考虑到产品质量、规范管理、末端使用等环节问题,切实贯彻好“全链条”监管要求。
一是严抓质量监管。市监、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质量监管巡查,严厉查处无照销售或销售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符合国家标准、未获得CCC认证电动自行车以及违法改装等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产品销售门店23家,办理案件1起。
二是规范路面秩序。交警部门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行动,保证群众能够及时办理手续、领牌上牌,并启动电子抓拍系统,查处电动车不戴头盔、闯灯、逆行等违法行为22816起,年均戴帽率91.18%。
三是化解价格焦虑。月湖街道金色比华利小区业委会发挥自治优势,在二次供电每度0.604元基础上给予电动车充电八折优惠,差价部分由小区公共收益填补,有效引导居民自觉集中充电。
四是优化运营生态。区领导专题召开调度会,将上游投放平台和下游投放门店纳入监管范围,由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消除充电柜火灾隐患。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6日至17日,省市场监管局牵头...
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装备...
5月16日下午,省纪委监委驻省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
为提升全省重点产品技术专家的业务能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