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首页

推进加强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 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 在线访谈

时间:2022-03-1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嘉宾: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协调应急处处长 凌紫毅

  摘要:

  1.“推进加强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工作简要介绍;

  2.健全消费信用体系的举措;

  3.加强产品质量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措施;

  4.对固体饮料功效做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整治成果;

  5.加强农贸市场监管工作的成效;

  6.对食用野生蘑菇的建议;

  7.介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的打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本次节目的主持人。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协调应急处处长凌紫毅同志,就“推进加强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凌紫毅处长: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能有这么好的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广西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凌处长,您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推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取得了许多成效。今年自治区政府报告提出推进加强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凌紫毅处长: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把“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今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抽检监测19.70万批次,组织开展大米重金属镉、校园食用油塑化剂和儿童用品等产品专项抽检监测1459批次,对108批次非医用口罩产品进行风险监测。持续推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全区参加创建单位达2.37万家。年内全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07%、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85%,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76.8%。

  主持人:请问今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健全消费信用体系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凌紫毅处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以及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工作任务,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大企业联合奖惩力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双随机抽查中增加抽查频次;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施市场或行业禁入措施。二是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信用监管相关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试行办法》,鼓励、指导失信企业主动纠错、重塑信用。三是全面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放心消费创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为落脚点,从源头抓好消费纠纷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救济。截至12月18日,全区参加创建单位达2.37万家,参创示范街区(商城、市场、景区等)348 个,电子商务创建单位819家。四是强化消费维权工作效能。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便民、高效的消费维权服务。截至12月22日,全区各级12315投诉举报机构接收处理投诉举报咨询共计38.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25亿元,发布12315投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3期、疫情防控期间投诉举报数据分析专报1期。五是全面推进消费投诉公示工作。将信用监管引入消费维权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消费投诉公示工作。今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广西消委会发布了3期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各市结合实际发布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倒逼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诚信自律。六是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调整完善了《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全区视频会议。印发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及信息通报制度。健全完善各级消费者组织,建立常态化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督促各地找短板、补差距。

  主持人: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的人体健康和人身、 财产安全,为守护质量安全底线,市场监管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凌紫毅处长: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职责使命就是加强监管,2020年,我局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措并举守护质量安全底线,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加强获证企业后续监管。以危险化学品、建筑用钢筋、水泥、电线电缆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等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为重点,组织全区扎实做好获证企业后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2020年已监督检查企业385家,发现问题企业81家,完成整改企业50家。二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有关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和车载罐体、电线电缆等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重点对以往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跟踪检查,防范行业性系统性安全风险。2020年全区共监督检查企业179家,发现问题企业76家。三是加强棉花等纤维质量监督。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709人次,对全区范围内的157家蚕茧收购站和59家加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义务,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四是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力度。2020年已抽检1150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2893批次产品,不合格290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10.0%。对儿童用品等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监测产品717批次,问题样品217批次,问题检出率为30.26%。对于抽检不合格情况,强化结果处理,及时快速查处、封存不合格产品,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依法采取通报、责令整改、复查、公告、行政处罚等行政措施。五是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促进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客观、有效、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主持人:今年5月份,有媒体报道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一款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虚假宣传特殊功能,涉嫌消费欺诈,在我区,对此类违法经营行为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治理工作?

  凌紫毅处长:针对湖南省郴州市发生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事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一是迅速进行舆情分析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部署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避免以普通食品假冒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欺骗消费者购买使用的情况发生。二是及时向社会发布防范普通食品假冒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科学选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是部署全区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在生产领域,重点对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生产罐(盒)装蛋白固体饮料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梳理、筛查,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了企业的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使用、适用人群、包装或食用形式、委托加工等情况;在流通领域,整治的重点场所是销售上述食品的母婴店、超市、药店、医院、直销网点、线上销售渠道以及面向老年、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等。调整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生产企业的年度监督检查频次,特别是生产的产品名称中含有“配方粉”“营养素”“营养粉”“氨基酸”“水解蛋白”等罐(盒)装蛋白固体饮料生产企业的风险分级等级调至最高级D级,实施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共责令整改258家,责令停产1家,立案查处17起,罚没款50余万元,产生了强大的威慑效应。

  主持人:农贸市场环境好不好、秩序棒不棒、食品安不安全,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农贸市场监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凌紫毅处长:近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优势,从抓“食品监管、疫情防控、提质升级、计量守信”入手,着力提升农贸市场治理能力水平,全区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食品来源难追溯、短斤少两不诚信”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大幅改善。一是抓责任强落实。建立“谁开办、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强化工作要求,督促市场开办方、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出台《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实施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十规范”,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明晰功能分区和布局,严格食品市场准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建立完善追溯体系,推进诚实守信经营,营造放心安全消费环境。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县创建活动,督促各地加大对农贸市场改造投入。二是抓检测建体系。发挥“检测室、检测箱、监测点”三位一体的食品检测网络作用,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能密切配合的食品质量检测分工协作机制,增加食品快检风险预警时空图,线上实时查询监控全区14个市、132个县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监测系统。截止10月底,全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快检室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36%,共检测果蔬、畜禽肉类等食用农产品175万批次,问题发现率和不合格食品处置率均达到98%以上,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抓源头管终端。强化抓源头管终端,把好进货、销售和退市三个关口,与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施行合格证制度,实行“统一试行、统一基本样式、统一试行品类、统一监督管理”“四统一”模式,并融入全国范围内的通查通识,在农批市场全面推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ABC“三证”),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或者收购商即将上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前,由其提供A证给市场销售者,市场销售者根据A证,开具相应C证给购买者,未能开具A证的食用产品由农贸市场经过检验合格后开具B证进入市场销售,从市场源头建立了溯源机制,把好质量关。2020年年底前全区农产品生产者试行主体开具合格证覆盖率达20%,其中进入我区批发市场销售的达100%。通过实施合格证制度,压实种植养殖生产者主体责任,落实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让广西农产品凭“身份证”上市销售,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四是抓违法严惩处。开展打击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非法销售野生动物、“注水肉”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查处和公开曝光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人相关信息录入信用信息系统档案,努力营造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零容忍”氛围,促使经营者守法经营。经过一系列的严厉打击和专项治理,在实施“注水肉”专项抽检中,猪肉水分抽检合格率为100%,牛肉抽检合格率91.4%,表明我区注水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整治,肉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10月底,全区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6475件,较去年同期增加2413件,增幅达49.47%,移送公安机关食品刑事案件45起,抓捕91人,涉案金额4.4亿元。

  主持人:蘑菇由于其味道鲜美,是大众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我区很多地方的群众喜欢吃野生蘑菇,但由于不能有效鉴别野生蘑菇有毒与无毒,从而导致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有哪些建议?

  凌紫毅处长:因误食毒蘑菇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截止11月底,全国有将近8000人因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其中,我区共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发病人数135人、死亡3人,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均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为此,我们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是要充分认识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且各型蘑菇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快的10分钟,最长的1—2天,其中溶血型和肝脏损害型中毒较为严重,特别是肝脏损害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目前,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二是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要正确地认识毒蘑菇,唯一的方法是从生物学性状着手了解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态习性等,仅用一两句话是难以说明的,至于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毒蘑菇鉴别方法,比如:菌柄上同时有菌环和菌托,菌褶剖面为逆两侧形的蘑菇多数有毒,颜色鲜艳的都是有毒等等,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建议广大消费者,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三是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时处置。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为了做好预防误食毒蘑菇中毒工作,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一是要求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教育督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加工、经营有毒野生蘑菇,特别要紧盯农村集体聚餐、农贸市场、旅游景区市场、农村集市等重点场所,严厉打击违法销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为,严防有毒野生蘑菇流入餐桌。二是组织开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群众自办宴席集体聚餐活动的检查指导,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厨师的教育培训,防范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三是加强与教育、民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的合作,督促加强对学校和托幼儿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场所和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严禁非法采购加工食用野生蘑菇。四是强化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合作,及时发布风险提示,编制常见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手册,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蘑菇中毒诊断、救治能力。

  最后,要预防毒蘑菇中毒,我们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主持人:好的,凌处长,那么在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有何部署和打算?

  凌紫毅处长:虽然我区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对标“四个最严”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狠抓党政同责落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高度,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产品追溯体系,抓细抓实食品安全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消费潜力释放的市场环境。全区市场监管部门一是用好跟踪督办、巡视巡察和评议考核等手段,确保各级党委领导责任、政府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严格依法处置不合格食品,严惩重处并公开曝光一批违法案件。严把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坚持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围绕食用农产品、婴幼食品、校园食品、保健食品等群众关心的领域,持续开展放心攻坚行动,以点带面不断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加大基层执法装备配备和人员培训力度,狠抓风险隐患防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管理,采取细化抽检方案,加强抽样过程控制,强化承检机构监督考核和抽检监测工作的督促检查等措施,突出抽检成果的运用,推动质量监管。三是继续推进放心创建消费活动,强化消费投诉公示,积极推动安全消费共治共享。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凌处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凌处长,也谢谢大家的关注。

  凌紫毅处长: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


原文链接:http://scjdglj.gxzf.gov.cn/hdjl/zxft/t741699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