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一场练兵比武活动将持续百日?没错,这就是已于9月上旬开始的河南省应急应战大练兵大比武百日行动(以下简称百日行动)。百日行动将持续至年底,聚焦应急应战能力提升,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
为扎实推进这一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的练兵比武活动,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设置了10个科目,为每个科目明确活动开展的牵头单位、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这10个科目分别为全员应急素养“固本”练兵、应急指挥调度岗位练兵、灾害事故快速响应拉动练兵、预案管理和救援协调练兵比武、森林防灭火专项练兵比武、安全生产专业练兵比武、应急管理专家练兵比武、应急装备实操练兵比武、通信保障实操练兵比武、涉水抢险实操练兵比武。同时,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坚持考评激励,将百日行动组织开展情况作为年度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
全员参与 建强队伍
思想上清楚,行动上才能有力。百日行动的第一个科目就聚焦全员应急素养。全员应急素养“固本”练兵科目由河南省应急管理厅人事处牵头,按分级分类、全面覆盖原则,开展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练兵比武,提升应急管理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
在理论学习方面,该科目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要务,持续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加大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力度,夯实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在实操训练方面,该科目要求结合应急演练拉练,积极探索“五小”练兵比武模式,开展“小目标、小群体、小教官、小时长、小场地”练兵比武活动;充分利用河南省“1+6”区域救援基地、地方应急救援培训基地等资源,开展技能培训。根据专业需要,每人需学习掌握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及两种以上小型设备操作技能,男性干部职工按照编组应熟练完成一种以上大中型设备操作任务。
围绕快速应急响应这条主线,百日行动设置了应急指挥调度岗位练兵、灾害事故快速响应拉动练兵、预案管理和救援协调练兵比武3个科目。
应急指挥调度岗位练兵要求重点开展事故灾害信息处置及报告、前方指导组派出和基本指挥所建立、快速推送突发事件处置现场视频画面、熟练使用卫星电话等通信设备科目演练,以进一步规范应急值班值守制度、提升应急指挥人员能力,推动各级指挥中心从值班值守向应急指挥转变。
百日行动对应急指挥调度岗位练兵、灾害事故快速响应拉动练兵的开展措施进行全面细化,具体到每周三上午固定进行值班人员信息报送专题培训;每月选择5个至7个省辖市,开展现场视频快速推送实操训练;每月至少选择2个省级区域性基地,进行随机快速响应拉练。
突出重点 融入日常
百日行动突出专业能力提升这一重点,开展安全生产专业练兵比武、应急管理专家练兵比武。
安全生产专业练兵比武通过聚焦危险化学品、工贸和非煤矿山企业的具体岗位,采取理论授课、实操训练及检验性拉动演练等方式,分领域自下而上组织开展重点险情处置练兵比武,全面检验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该科目要求河南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督促企业开展岗位风险辨识,针对不同岗位形成练兵清单,确保每名员工清楚自身岗位风险、掌握具体管控措施、熟悉应急救援设施并能熟练使用。
通常以“教练员”“裁判员”身份出现的专家,在百日行动中也化身为“运动员”。该厅通过举办专家讲堂、对口帮扶指导高危行业、评选应急专家优秀服务案例、征集防灾减灾优秀调研报告等方式,对专家的学习成果和比武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完善应急专家服务评价和退出机制,全面提升专家专业技术水平。
森林防灭火专项、应急装备实操、通信保障实操、涉水抢险实操4个练兵比武科目虽各有侧重,但均蕴含平战结合的深意,旨在强化应急应战这一关键。
如通信保障实操练兵比武,聚焦“三断”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大力加强业务训练和实战演练,持续提升该省应急通信紧急保障能力和前后方通联能力。该科目还将梳理易出现“三断”情况的高风险区域及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地下有限空间,建立通信保障高风险区域台账和数据库,服务日常工作开展。“将工作场所变为训练场、战场,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一位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表示。
“通过短时集中攻坚行动,发现短板、弥补欠缺,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操作技能、应急实战能力,为队伍建设向多元化转变、队伍机制向精细化转变、队伍救援向专业化转变、队伍整体向新质救援力量转变奠定坚实基础。”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常万琦说。
11月22日至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6日至17日,省市场监管局牵头...
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装备...
5月16日下午,省纪委监委驻省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