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首页

应急科普传播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时间:2024-09-15 来源: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作者:佚名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于2022年联合发布《“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预案中的应急科普措施,推动将应急科普工作纳入政府应急管理考核范畴”。当前,我国应急科普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提升应急科普质效?

  

  一、调查问卷分析

  

  扫码可进入调查问卷

  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基本信息。另一方面,对受访者关注的应急科普内容领域、接收应急科普信息的习惯偏好、对当前应急科普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改进意见等进行收集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306份有效样本,覆盖了全国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主要为19岁至49岁的男性,其普遍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多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人员。

  在科普内容偏好上,公众更关注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关,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普内容。选择关注生产安全类科普内容的受访者最多,占85.29%,选择日常生活安全、急救知识、自然灾害的人数次之,分别占83.99%、81.7%、64.05%。在“希望学习哪类应急知识和技能”一题中,希望学习逃生避险策略的人最多,占88.89%。在“获取新媒体应急科普内容的过程中,还关心哪些方面信息”这一题目中,选择事故概况及发生原因的人最多,占87.91%。同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公众偏爱2至3分钟的简短内容,但也有受访者表示,若内容和形式足够好,篇幅长短也可忽略不计。可见,公众在追求阅读效率的同时,亦对内容质量抱有较高期待。

  公众对于科普渠道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特点。从线上渠道来看,微信公众号凭借便捷性、个性化推送等优势,成为各年龄层获取应急科普知识的首选,其余依次是短视频平台、网站、新闻APP、微博。虽然电台选择率不高,但其深受40岁至60岁以上群体的喜欢,体现了中老年群体对传统媒介的深厚情感与信任。在线下渠道中,公众则是倾向通过单位和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获取科普知识。可见,权威性也会影响公众对科普渠道的选择。高达95.4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机构发布的内容更加值得信赖,另外专业媒体、科研机构发布的内容也受到受访者青睐。

  大部分公众对接收科普内容的时间和形式上呈现较为一致的偏好。问卷结果显示,公众浏览科普知识更倾向于在工作日的非工作时段获取。图文和短视频是最受受访者喜好的表现形式,其余依次是海报或条漫、纯文字、H5互动小游戏、音频、直播。对于线下科普活动,公众参与热情集中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日等特定节点。可见,主题鲜明且影响力广的宣传活动,能有力推动科普知识传播。

  整体来看,受访者普遍对当前应急科普工作表示认可。在满意度调查中,合计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满意”及“满意”。他们认为,当前通过政务及媒体账号能够获取丰富的实用的科普知识,能有效增强自己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能力,且乐于向他人推荐优质的应急科普资源。然而,也有40.52%的受访者持一般态度,认为应急科普宣传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形式多样化、宣传频次以及增强互动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呼吁进一步优化以提升整体宣传效果。

  二、提升空间

  正如上述调查结果所示,当前应急科普工作对于满足公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公众对于应急科普的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渠道、推广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更多的期待。

  1.内容及形式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对应急科普内容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易懂性、针对性等方面,并且期待更多样的应急科普呈现形式。

  一是加强科普内容易懂性和针对性。在对应急科普工作改进的意见中,希望科普宣传内容更有针对性、更通俗易懂的受访者占81.37%。部分受访者认为,科普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与受众群体不匹配、“新瓶装旧酒”等情况时有发生。

  在提升科普内容质量方面,有受访者认为,要让科普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建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陈述,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最好再配发事故案例帮助大家理解”。还有受访者提出,科普内容要根据实际及时更新,诸如“一些老套的、平时接触不到的内容就不要再科普了”,而像应急救护、创伤包扎、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等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科普内容可更多一些。也有受访者希望科普内容更加利于传播,如呼吁相关部门多提供一些可以下载的宣传教育视频。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谷林认为,现阶段应急科普内容呈现泛泛而谈的特点,没能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人群、地区及场景的具体需求。面对不同受众、地域和紧急情况,所需的应急知识和应对措施也各有不同。应急科普工作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内容的打造,找到吸引受众的点,根据不同目标群体和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相关的科普信息。

  二是呈现形式需更加多样。73.53%的受访者认为,应急科普宣传形式应更加多样化,以符合不同群体的喜好、习惯。谷林也对增强科普的趣味性、创新性提出建议。他认为,当前,应急科普的呈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文字、图片等传统媒介。尽管这些方式能够传递基本信息,但在互动性和趣味性方面显得不足。为了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兴趣,应急科普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呈现形式,例如结合游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受众创造更加丰富和沉浸式体验。

  2.传播渠道与推广方式

  在科普内容传播方面,受访者意见主要集中在加强传播时效性、增加传播覆盖面、建立持续推广机制、避免科普宣教形式主义等。

  一是进一步增强传播及时性与覆盖面。59.15%的受访者认为,科普内容传播不够及时、广泛,时效性与覆盖面不足。有受访者提出建议,“宣传渠道可以多注重短视频、小红书等年轻人多的社交平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选择倾向“线上获取科普内容”的受访者数量是选择线下获取的近4倍。但是,有60岁以上的受访者提出,当前科普宣传并未普及到全民,当前的科普宣传并未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通过“电台”“路边广播”等大家都能接触到的方式让全民参与并掌握。也有受访者认为,在网络时代,线下科普活动也要重视起来。人们在集体参加的过程中,会留下更深的印象,科普效果会更好。

  二是避免应急科普形式主义。有受访者指出,社区、企业在应急科普宣传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很多企业安全知识学习和演练流于表面”“社区、物业做的应急科普并不到位,多数只是转发科普图片、视频,这种浮于表面的形式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

  三是建立应急科普持续推广机制。谷林指出,应急科普常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得到关注,这种临时性的处理方式显然不够。为了让公众持续增强应急意识和能力,应急科普必须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不断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

  3.实用性评估

  在对应急科普工作改进意见的征集中,有受访者建议,引入对科普的评论、评价等反馈机制。谷林表示,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公众需求和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科普内容,确保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实用价值。

  三、调研启示

  当前,网络社会正逐步形成探寻科学热点、学习科学知识、尊重科学精神的科学风尚。这个阶段,如果能把握住时机,高质量地创作和传播应急科普内容,将有助于打造应急科普生态。

  此外,科普模式已发生深刻变革,从中心化转向去中心化模式,教化式灌输需要转为人文情怀的融入式服务、参与式传播。此外,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应急科普大军中,但带动效应小、效果不明显等仍是不可回避的现状。对应急科普工作来说,探索出一条科学运营之路,对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

  

  扫码可查看全文

  我们曾在《如何打通应急科普“最后一公里”?——以全媒体环境下有限空间作业科普为例》(2023年第22期《应急管理舆情内参》)一文中,围绕全媒体环境下,应急科普“给谁看”“看什么”“看明白”等重要议题,探讨如何从内容、形式、运营等多方面发力。此次调研,我们对话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谷林、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英、湖南省地质专家胡小林、“中国气象爱好者”(气象科普领域大V,以下简称“中气爱”)主创郑远等业内专家、科普大V,为应急科普的精准传播、广泛传播、有效传播建言献策。

  1.内外兼修打造闭环科普生态

  “中国科协之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众平台)指出,坚持需求导向,是科普颠扑不破的铁律。对于新时代科普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准确理解科普需求导向的内涵外延,通过高质量的科普实践,全面满足公众个体、社会大众、组织机构、党和国家的科普需求。然而此次调研中发现,在具体实践中,专业领域的科普存在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情况。对此,张英认为,供需错配问题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精准定位:一是科普内容生产者未能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缺乏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二是科普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公众兴趣;三是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导致优质科普内容无法有效触达目标受众。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需求调研、内容形式创新、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入手,形成闭环的科普生态。

  全面满足科普需求。要做到精准化满足公众个性需求,最大化满足社会大众公共需求,充分满足组织机构参与科普的需求,高质量满足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具体来看,一是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与公众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和偏好,解答大众普遍关注和常见的问题,让科普内容更贴近大众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二是建立科普内容动态调整机制,聚焦热点事件和舆论关切,灵活调整科普方向,多渠道传播科普内容,吸引公众参与和分享科普内容,鼓励公众参与科普内容的创作和评价,形成双向反馈机制;三是塑造和推广科普品牌,整合和创新科普资源,促成多方面交流合作;四是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将国家重点科技成果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科普内容,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以应急科普为例,张英指出,应急科普的短期目标及任务就是迅速响应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在突发事件前、中、后三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支持。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可围绕事件的具体特点、防范措施、自救互救技能等方面进行科普,包括快速制作并发布权威信息,通过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形式,确保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实用、准确的应急知识,起到一锤定音、稳定人心的作用。应急科普中长期目标及任务,则是侧重于提升公众的整体应急素养,包括风险意识、应急准备、灾后恢复等方面。设计系统化的教育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制作系列科普材料,以及推动应急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中长期科普虽不如短期响应集中爆发,但其持续性和影响力更为深远。在此过程,无不体现着应急科普的个体性、社会性、公益性和国家性。

  明确科普角色定位。科普内容生产者要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发挥所长。从组织层面来看,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有天然的信用优势、传播优势、圈层优势,信息审核和发布制度更加严格,但灵活性、人格化方面略有不足。科普博主/大V在人设塑造、语言风格、内容选题等方面更为灵活、富有特色、辨识度高,能快速吸引流量,但在保持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面仍需加强。张英认为,两者应相互补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应急科普事业的发展。

  郑远认为,科普内容生产主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持续强化专业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积累。科普内容生产者应当是研究者,通过对专业领域知识有意识地复盘、研究、探寻,为科普提供理论和科研支撑。科普内容生产者也应当是一线专家,以“中气爱”团队为例,团队成员常年坚持实时和历史天气气候事件的分析和复盘,对各类天气事件及其环流特征、机制机理如数家珍,积累了足够多的应用知识和素材。二是持续创新表现方式。科普内容生产者还应该是作家和导演,要将晦涩难懂的科学问题、分析论证等进行普适性、针对性、趣味性转化,减少论证过程阐述,尽量避免公式推导,增加类比、对比和结果解释,采用公众更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三是在长期的科普实践中形成“科普直觉”,解决“科普什么”“何时科普”“怎么科普”等问题。张英认为,“科普直觉”是一种对专业领域知识科普的游刃有余,通过提升科普内容生产者的敏锐度和判断力,确保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科普合适的内容。

  建立科普评估体系。2021—2022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关乎科普事业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先后出台,明确提出强化监督与评估、完善科普工作标准与评估评价体系,以支撑科普高质量发展,对科普评估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在大力推动应急科普的背景下,应急科普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无疑是重要的配套保障。

  张英认为,评价应急科普工作的效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和因素,包括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公众参与度和反馈、科普活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应急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性等。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提升应急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客观评估科普效果,为优化科普策略提供依据。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邵华胜建议,可以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开拓科普评估方法。应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科普评估的融合研究,创新科普评估方法,探索科学有效的新路径,促进科普评估方式转型升级,服务科普高质量发展。

  2.“破圈作品”实现能量聚合反应

  近年来,优秀科普作品IP化特征更加明显,IP化可以说是顺应时代之需。这类作品能够仅凭借自身的吸引力,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分发,实现“破圈”“跨界”。科普作品IP化、“破圈”,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普知识传播的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着力打造具有IP特征的应急科普作品或品牌,让其能“破圈”“跨界”,扩大影响力、覆盖面,借助平台规则,如带话题标签发布、参加平台推广活动等,将其引流至更多对话题感兴趣的人,实现能量聚合反应。

  好的科普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与受众的双向奔赴。这也意味着科普不能闭门造车,可适当尝试一些商业营销活动的操作模式,通过IP化塑造,让科普作品的触角更深更广。张英认为,一个“破圈”的应急科普作品至少应当具备以下要素:一是内容科学准确,基于权威数据和专家意见(或有专家审核);二是形式新颖多样,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术语堆砌,确保各年龄段人群都能理解;四是注重情感共鸣,通过真实案例或人物故事引发公众共鸣,增强记忆点;五是能够广泛传播,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推广,实现信息的快速扩散。“全民消防安全教育课”“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等都是应急科普中实现“破圈”和IP化的典范。

  科普作品实现“破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优秀的科普作品常有,但“破圈作品”不常有。郑远强调,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传播平台都很重要。其中,内容是核心,好内容应该是科学性上无硬伤、信息量巨大、结构合理、对受众友好、有社会价值。郑远举例,2022年,极端高温席卷南方,“中气爱”团队创作的科普视频《今年为什么热成这样?2022超强高温的底层逻辑》获得业内认可和广泛关注,全网播放量过亿,仅哔哩哔哩(视频平台)单个视频播放量就达354.2万,入选该平台第179期“每周必看”栏目,获得平台推荐。作品实现巨大成功的背后,是团队对极端高温这一选题及时、敏锐地察觉,内容输出知识密集、信息量巨大,以故事片的口吻讲述,配合大量可视化数据动图,赶在高温接近尾声,防灾减灾压力减轻,但公众对高温科普内容仍迫切需要的时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

  科普短视频成为科学与现代新媒介的深度融合和有效链接。近年来,短视频作为高渗透率、生活化的媒介形态,既契合了科学知识渗透大众的诉求,又能满足用户“分散化”“即时性”的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兼顾传播者知识解读与受众知识接受的平衡。此外,短视频平台发弹幕、实时评论、连线问答等功能,也实现了科普内容生产者与接受者的实时互动。对应急科普内容生产者而言,一方面应当遵循短视频独有的传播节奏和互动性,围绕“讲什么”“怎么讲”“公众懂了吗”“公众还想要什么”四个方面展开探索,力求创作公众喜欢看、能看明白的应急科普短视频。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短视频高沉浸感、高体验感的优势,丰富应急科普模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的整体应急素养。

  3.抓住“关键”“少数”激发科普活力

  当前,科普信息无序嘈杂现象颇多,难以切中公众需求。抓住公众需求并适时适地传播,尤为重要。谷林认为,应当在关键节点输出关键性科普内容。他提出,我们应当敏锐地捕捉到时事热点,尤其是近期发生的灾害事故案例。这些灾害事故发生后往往会有一个关键性的科普窗口,抓住这个窗口期,科普宣传便能引发受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共鸣。

  如何抓住并利用好这个关键性的科普窗口?一是紧抓热点,保持科普时新性。谷林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及时关注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多元信息渠道,迅速获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最新应急管理领域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并将这些鲜活、真实的案例融入科普内容中,不仅能增强与受众的共情,还能显著提升科普信息的传播效果,使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应急知识。二是传递精准实用、简明易懂的科普内容。谷林指出,应急科普内容,首先,要确保准确无误。在制作一篇科普内容时,要深入挖掘并核实每一个知识点,力求所传达的精确可靠。其次,要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明易懂、易于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这样,公众不仅能够快速领悟,还能在应急情况中迅速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23年6月21日,宁夏银川一烧烤店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引发各方高度关注。隔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燃气使用安全重要提示!》,采用图解的方式分别阐述瓶装燃气和管道燃气的安全使用规范,清晰易懂好操作,阅读量超千万。该科普内容无疑是抓住了关键性科普窗口,且传播内容保持了时新与简明易懂的特性。

  “抓住‘关键少数’,在科普工作中,尤其是在线下安全宣讲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主讲过100余场灾害防治宣讲活动的湖南省地质专家胡小林说道。科普网红“袁岚峰”在知乎上提出,“关键少数”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他们是值得重点科普的对象。把这些“关键少数”抓住了,科普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

  科普宣传要抓住“关键少数”。此处的“关键少数”,胡小林认为,可以一分为二地看。一是抓住有正面引导力的“关键少数”。比如,在某个组织、家庭中,总有一两个有引导力的人,通过向这群有引导力的人进行科普宣传,让他们认识危险,掌握安全知识,然后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隐患识别与安全避险中,进而提高科普的普及率。在胡小林工作的湖南邵阳地区,多个村镇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在科普宣讲工作中,他们采取的是联合村干部、有引导力的村民一起向群众科普,即在进行一场灾害知识宣讲后,往往还会委托村干部及有引导力的村民继续通过大喇叭广播、村口告示栏张贴应急预案、口头宣讲等方式定期传播灾害知识,以求达到科普一次,防灾知识永久传播的效果。二是抓住“不以为然”的“关键少数”。众所周知,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总会有一部分人拒绝转移到安全区域。这部分人,往往对灾害逃生不以为然。胡小林认为,倘若将这部分“关键少数”列为重点科普对象,在日常宣讲工作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情景式科普,让他们感受其中并逐步转变对灾害的认知。他们的观念一旦发生转变,往往会带动更多的人重视学习灾害知识,更有利于提升科普的转化率。例如,胡小林等人经常组织一些对灾害不以为然的群众到受灾严重的村民家中进行警示教育,让其对灾害的破坏性产生敬畏之心,这种做法往往会比正面引导效果更加显著。

  4.完善传播机制实现久久为功

  “应急科普缺少系统性,能涵盖事故灾害各个阶段需求的应急科普作品不多”“大多数应急科普作品内容冗长,不利于在应急时刻快速针对具体场景进行科普”,类似意见在舆论场较为常见。如何在媒体融合越发深入的当下,解决应急科普传播分散、无序、碎片化的问题,多方声音认为,还应从顶层设计来完善应急科普传播机制,以确保科普长效发展。

  建立并完善应急科普传播机制。《海峡科学》2023年第10期发表的《自然灾害应急科普传播机制构建与对策》一文提出,应理顺各级主体的工作机制。建议在省市两级建立以应急管理部门和科协组织为主体的应急科普工作委员会,遴选并集结科普、救援、传播等各领域的专家组建应急科普专家团队。在应急响应时,应急科普工作委员会负责对突发自然灾害科学议题的研判与会商,联络协调应急专家开展应急科普服务工作;日常对团队专家组织开展传播和协作方面的培训,提升其对科学知识的表达和传播能力。

  建立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库。《自然灾害应急科普传播机制构建与对策》提出,建立统一的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库。一方面,收集优秀科普资源,按应急科普需求进行加工并上传到应急科普资源库;另一方面,按类别组织制作空缺的科普资源。在库的所有应急科普资源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和编列条目,方便媒体机构进行抓取传播。胡小林也提出,应建立专门的应急科普矩阵,将各类应急科普知识归类,面向全社会公开传播,让受众基数变得更庞大,达到全面提升应急意识与应急能力的目的。

  固化长效传播机制。谷林提出,应急科普需要建立起稳定且持久的运行机制,使其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应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联合推动力,确保应急知识和技能能够持续、稳定地传递给公众。

  打造科普联盟建立科普矩阵。一是打通官方与民间科普通道。张英认为,应将官方机构和民间科普机构结合起来,共同发力科普。官方机构往往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民间科普机构或科普博主则擅长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网络流量。不妨将官方机构与民间科普机构或科普博主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打造更富有创意和影响力的科普活动。二是官方认证民间科普。郑远认为,可以在科普领域建立一个组织或者联盟,特别是将非官方的专业优秀的科普内容生产者汇聚到一起,给一个身份认证,或许会有助于科普事业的长效发展。

  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和激励。对科普创作者而言,提升其职业荣誉感,激发其科普动力,有助于整体提升社会的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一是为科普人才提供职业发展路径。张英认为,应该给科普人才设计更多职业发展、职业互通的路径。作为自媒体科普博主的郑远,也很期待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和激励。他认为,目前专业领域科普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譬如,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实行了给专业科普人员评职称的制度,但是这种认可仅限于小范围试点。不少专业领域的科普博主仍旧是依附于其他职业,“科普从业者”尚未成为一个单独的职业门类。社会大众对专业领域科普从业者的认知,目前仍是“专家传声筒”“搞科研搞不下去才来做专业科普”等。如何解决科普人才认证和认可的问题,郑远认为,需要从顶层设计着手,自上而下地为专业领域科普人才打造更好的职业发展路径,方能为科普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流量变现反哺科普创作。有声音认为,探索科普产业化路径不能避而不谈。科普应积极探索流量变现反哺创作的运营模式,以更充足的人力、财力,保障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http://yjt.xizang.gov.cn/sylmzhbd/102123.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