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截至8月11日,湖北省今年已实施转移避险1380余起,紧急转移4.44万人次,无一人伤亡。
防汛是一场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仗、硬仗,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湖北省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体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大。该省围绕转移避险这条主线,完善预警“叫应”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精准防控,实施雨前先转策略等,下好监测转移“先手棋”,打好防灾避险“主动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升级预警“叫应”机制
5月18日至20日,十堰市迎来一轮较强降雨过程。该市竹溪县丰溪镇洞宾口村灾害信息员陶禄晓开展雨后巡逻时,发现自家房屋后侧山体有零星碎石崩落,立即将险情向村委会报告。因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山下2户8人成功避险。
这是湖北省今年首起成功避险案例。进入梅雨季节后,该省地质灾害进入高发期,转移避险随之增多。用该省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几乎天天都有转移,少则一两人,多则几百人”。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已明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6万处,这还不包括没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转移避险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最佳举措。
为了让转移避险更加精准高效,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于2023年7月出台《全省防汛救灾预警叫应“十条措施”》,明确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预警叫应机制,严格落实人员转移避险五级“包保”责任制,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确保“有叫必应、有应必答”,实现“叫得快、应得也快”。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今年7月,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十条措施”升级版,提出“三早、三快、四联、五不”目标要求(即预警发布部门要做到信息获取早、预报研判早、预警发布早;预警“叫应”体系各节点人员必须快速到岗、快速呼叫、快速回应;防指各成员单位响应期间联合值守、各专业部门联合会商、各工程措施联合调度、各应急队伍联合行动;避灾转移坚决做到应转尽转不得留人、应转早转不得迟缓、强制转移不得犹豫、转移安置不得有失、风险未除不得回去),实现预警与响应有效联动,推动形成“预警、叫应、行动、反馈”工作闭环。
该省各地不断探索,深化运用预警“叫应”机制。如黄冈市试点“预报预警、会商研判、精准调度、落实举措、检查督办”五步闭环制度,随州市推出“一镇一册”防汛风险点、“一险一表”转移方案、“一户一张”明白卡举措等。
转移避险最终要靠基层干部落实,但不少基层干部对“啥时转、怎么转、往哪转”等存有疑惑。对此,今年主汛期来临前,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配合组织部门分东西两片,组织重点地区县级防指成员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参加为期半个月的专业培训,向其传授转移避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高其转移避险能力。
“通过培训,在真正遇到险情需要转移群众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崇阳县高枧乡石咀村党支部书记廖胜明表示。
借助信息化精准应对
“潘家湾乡将军山村出现地质灾害预警,立即实地查看。”7月1日,还处于调试阶段的宜都市精准预警响应平台监测到一起地质灾害风险,宜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值守人员立即通过平台调度预警区域一线。
将军山村灾害信息员立即开展实地巡察,紧急转移了受威胁的2户4名群众,并通过视频和语音实时反馈现场情况。
这不是演练,而是一场实战。宜都市市长夏明海坐镇指挥部,通过该平台实时查看全市44座中小型水库的实时水位、预警水位、实时降水量等数据。
各成员单位分头作战,根据平台显示的风险信息,督促指导各自行业领域实施停产撤人、隐患排查、险情消除等工作。
宜都市精准预警响应平台通过了首次实战检验,让夏明海长舒了一口气。他表示,宜都市位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一直困扰着当地干部群众,如何强化信息化、网格化、制度化实现精准应对,该市一直在思考、探索。
今年,宜都市减灾办牵头启动精准预警响应平台试点建设,接入山洪灾害、水库防汛、雪亮工程等6个信息平台1648个前端感知系统,借助科技的力量,强化地质灾害风险防控。
有序有力组织转移避险
黄冈市英山县地处湖北东部山区,该县已明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4处、山洪灾害村157个。在转移避险方面,该县采取受地质灾害威胁大的群众在暴雨来临前先转移、巡查发现有险情再转移的策略,强化转移避险。
7月1日,气象部门预报英山县将在7月2日迎来第三轮强降雨天气。考虑到此轮强降雨可能与前期降雨形成叠加效应,英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预警通知,要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住户、切坡建房户、临山临沟临崖有险情苗头的住户、低洼地带有险情苗头的住户、头顶库塘下游群众、农村土坯房和自建危房住户,当日全部提前转移安置。
“我们在转移群众时坚持‘时间早一点、范围广一点、动作快一点’的原则,将可能受威胁的群众提前转移。”英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雨来临时,各地还会加强巡逻,发现有险情迹象,将再次转移。”
7月2日,英山县一天之内出现320多起险情,由于落实了雨前转移,没有一人伤亡。
雨前成功转移,关键还是预警“叫应”到位。该县规定,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时,对涉及乡镇主要负责人实施实时电话预警;预警信息发布后,乡镇、村组干部要通过电话、“村村响”广播、上门告知等方式,将预警信息送达到户到人,未对预警信息进行反馈的,迅速组织人员上门查看,形成预警“叫应”闭环。
为更早发现险情,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英山县要求每个村的地质灾害网格员和村“两委”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巡逻,随时做好险情上报和群众转移工作。
今年,湖北省有18个转移避险案例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11月19日至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
新华社里斯本11月23日电(记者孙奕...
为充分发挥外出施工行业党建引领作用,...
1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
近日,全省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杭州11月19日电(记者 董雪、唐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