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升新质生产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2023年以来,青海省计量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有力指导下,全省计量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立足夯实质量基础、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扎实推进计量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发挥了计量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
一、加强能力建设,完善计量发展机制
(一)积极统筹谋划,计量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全面推动《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青政〔2022〕3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制定《实施意见》年度行动计划,分析研究工作推进情况,形成《实施意见》年度总结报告1份。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青海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青市监计量〔2023〕111号),分阶段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60年工作目标,从5个方面明确11项具体任务、5项重点工程和3项行动。
(二)加强能力建设,计量技术能力稳步提升。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鼓励支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2023年以来,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37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717项,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逐步完善,计量检定校准能力逐步提升。
(三)发挥企业优势,企业计量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帮扶企业加强计量管理,企业新建内部计量标准24项。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的通知》(青市监计量〔2023〕83号),对全省大中小企业实施计量伙伴计划进行部署,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广泛宣传,积极动员,1家大企业与4家中小企业签订合作计划,大企业共对中小企业开展计量技术服务2次,开放计量资源共享4次,为中小企业培训计量专业技术人员4人次,企业计量能力不断提高。
(四)强化队伍建设,计量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强化计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作用,针对各计量检定机构需求,共培训全省计量检定人员130人次。加强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全力配合开展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审核,共审核97人。开展注册计量师专项项目考核,共完成45人350个项目考核,完成注册计量师注册49人。
二、强化监管效能,计量监督保障有力
(一)强化监督检查,计量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全省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对全省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和监督检查工作进行部署,全省共检定电动汽车充电枪1446只。二是印发《关于开展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全省开展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集贸市场、加油(气)站、餐饮业、商店、超市、医疗机构、眼镜店等民生领域强制管理计量器具3.12万余台件,共检查194家经销单位产品能效标识,检查373家经销单位产品水效标识,严厉打击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三是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3年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型式批准监督检查的通知》,对2023年度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型式批准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进行部署,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形式,共检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8家、型式批准企业2家。
(二)开展专项检查,监督管理成效明显。一是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3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对开展2023年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检查工作进行部署,共抽检24家企业59批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初检合格率为94.9%,净定量检验合格率为93.2%。二是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加油站加油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青市监办字〔2023〕58号),安排部署全省开展加油站加油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共检查加油站678家,检查加油枪4550台,查处超检定周期使用违法行为1起。
(三)开展综合整治,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印发《青海省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青市监办函〔2023〕97号),部署全省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目前,全省共检查大型集贸市场37家,检查电子秤5100台,查出不合格电子秤35台,未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电子秤93台。
三、深化科学计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一)坚持科学驱动,计量基础逐步夯实。开展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理论学习,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青藏高原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针对高原地区计量工作实际,开展高原计量理论研究,起草并申报《40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校准规范》《机动车区间测速监测系统检定规程》2项青海省地方技术规范。
(二)注重科学计量,计量检测规范有序。加强科学计量方法研究,积极探索科学计量有效方式方法,规范计量工作程序。起草《加油站计量工作规范》《天然气加气站工作规范》2项青海省地方标准,并列入青海省2023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目前,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三)开展数字化宣传,数字知识不断普及。认真推广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系统运用,加强检定数据研究分析运用,积极为计量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增强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省计量院立项并建设《青海省计量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预计2024年4月通过验收并运行,为实现计量管理由“器具管理”向“量值管理”奠定基础。针对全省计量检定机构实际,以申报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为契机,先后2次组织开展计量数字化知识宣传,全省计量检定机构人员对计量数字化知识有了全新认识,调动了推动计量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强科研宣传,标物研制推动有序。坚持科学计量,加强计量科研知识宣传,增强计量科研意识。动员有条件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强计量科学研究,组织指导计量检定机构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围绕服务盐湖产业和光伏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标准物质研制。目前,已有4个氯化物型卤水标准物质取得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证书,正在研发标准物质4个。
四、关注计量难题,服务发展富有成效
(一)关注重点产业,解决检测难题。坚持把解决企业计量难题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青海省盐湖化工企业计量器具在线检测难题,邀请西北地区近60位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深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线,重点针对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等计量器具在线检定、校准等技术问题,开展会商会诊,探讨研究方法,为我省开展盐湖计量器具在线检测工作提供了路径和方向。
(二)紧贴“双碳”目标,开展计量服务。加强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和碳排放计量标准建设,对全省年综合能耗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标准煤的企业数据进行统计核对,在实施在线监测的基础上,按照“总体部署、强化培训、示范引导、全面推动、重点督导”的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推动。2023年,全省共有80家企业完成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并通过能源计量审查,为进一步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三)围绕公路建设,推动能力提升。针对全省公路建设计量保障能力不足问题,积极动员公路工程专业计量检定站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协调省外相关计量检定机构从计量理论学习、人员培训、专业项目考核、能力验证全链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有效推动了公路工程计量检定站发展。2023年,新建公路建设计量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83项,公路工程计量检定站已成为全国公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交通计量测试分会委员单位、全国公路行业计量校准服务联盟(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牵头)成员单位、全国道路桥梁工程检测设备(大型检测车辆)集中计量校准合作单位,全省公路计量检定能力全面提升。
(四)开展摸底调查,提升监管效能。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全省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摸底调查,共完成1486家单位使用的697.5万台工作计量器具摸底调查,形成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摸底调查报告1份,为计量监管工作提供了指导依据,增强了监管工作有效性。青海省做法在全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摸底调查工作总结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五、加强计量宣传,全省计量意识提升
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的通知》,围绕“测量支撑全球粮食体系”全球主题和“计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别主题,结合“计量服务六个新青海现代化建设”和“计量保障民生”两大任务,对全省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采取集中宣传咨询、线上线下宣传、计量知识讲座、计量科普、现场受理投诉举报、计量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形式,广泛开展系列活动,运用各类媒体播放世界计量日主题30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4300多份、计量生活常识宣传册2000多个,展出宣传展板62块,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200多人次,开展计量技术人员进企业服务活动8次、进社区活动6次、进校园活动1次、进市场活动12次,开展实验室开放日2次,有效提升全省计量意识,全社会良好的计量氛围逐步形成。
原文链接:http://scjgj.qinghai.gov.cn/Article/FormDetailsSJJ?Article_ID=9D91F207-34E6-41B4-A328-B0F65C829C6C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新华社里斯本11月23日电(记者孙奕...
为充分发挥外出施工行业党建引领作用,...
1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
近日,全省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杭州11月19日电(记者 董雪、唐弢...
里约热内卢11月18日电(记者 倪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