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 陈睿 范茂华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纵观历史演进发展的脉络,质量始终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对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质量同样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一、质量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质量提供新质生产力“新”的保障。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作为主导推动力量,并将创新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于生产力诸多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推动促进生产力的变革。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发展解决的主要是原创性突破,需要质量提供稳定性和一致性的保障。只有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推动科技创新的活力迸发,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
质量推动新质生产力“质”的优化。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而产生新的更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质变。其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各要素及其优化组合,需要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的充分协作和高效沟通,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质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力”的合成。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主要产业载体,注重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质量支撑,需要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共同构成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全链条服务和保障;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全面提升质量管控水平,推动企业质量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协同化和智能化。质量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质量实践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促进了安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注重质量变革创新。启动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建设,建成科大讯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语音技术),推进一批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布局量子信息、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推动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成果及时产出高水平标准,研制两项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标准、32项国家标准,发布27项“一带一路”国际联盟标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首个量子领域国家标准。建立先进测量体系,空地一体量子精密实验设施通过可行性评估,突破25项产业关键计量技术,研发18台/套专用测量设备、14台/套计量标准装置,解决335个计量需求,制定31项国家、行业技术规范或标准,创造效益1.1亿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合作筹建先进能源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畅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二是注重质量管理赋能。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存在的质量短板,部署相关领域重点企业开展质量攻关活动,破解质量技术瓶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质量提升行动,237家企业参与,解决239个质量问题,形成115项质量攻关成果,新增41张认证证书。提升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实施统一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规范化、系列化和程序化。开展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模式,培育一批质量管理标杆,提高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安徽省及各市政府在质量奖方面投入2.77亿元,带动企业投入24.26亿元导入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产生了4408.55亿元的经济效益。政府质量奖的总体产出投入比为163.1:1。
三是注重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关键共性、产品碳足迹计量技术研究,筹建碳计量中心、国家机器人及智能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充换电设施)等,国家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验收。开展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立项实施22项安徽省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获批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制性国标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机床)建设。招引国内知名整车检测机构招商检测、中国汽研入驻,支持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检中心(芜湖)转企改制。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整合多方资源,加快区域性的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建设国家质检中心26个、省级质检中心81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146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入驻检验检测机构581家,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量支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从质量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来看,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一是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管理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创新、质量技术创新、质量监管创新,以质量创新护航科技创新,让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如虎添翼”。
二是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让生产过程中的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等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广泛渗透、充分协同,为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加快跃升“筑势蓄能”。
三是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推动传统行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管理协同和质量创新,树立紧贴产业链需求的链式思维,大力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工程,健全与产业链相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推进新兴产业标准和未来产业标准稳链,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导航引领”。
同时,要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质量氛围,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市场监管局)
11月22日至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6日至17日,省市场监管局牵头...
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装备...
5月16日下午,省纪委监委驻省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