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首页

解读:山东省完善市场主体歇业配套措施推进歇业备案集成服务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3-09-12 来源: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1.实施歇业备案集成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聚焦当前市场主体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加强歇业制度供给,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集成服务等改革措施,全面整合市场监管、人社、住建、医保、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优惠政策和服务,全力构建歇业申请、歇业政策供给、歇业监管、歇业恢复闭环管理,切实帮助困难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持续增强市场活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2.歇业备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市场主体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且不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交易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情形的,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并依法向其登记机关申请歇业备案。歇业期限累计最长不得超过3年。

  3.歇业备案可以享受哪些政策?

  (一)集成歇业服务流程。按照“一件事”办理标准,整合市场主体歇业涉及的歇业备案和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实现市场主体歇业“一次申请、一表填报、同步办结”。线下,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负责市场主体歇业材料统一受理、内部流转、跟踪督办。线上,依托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建立“歇业一件事”服务专区,为市场主体歇业提供全程网办服务。建立歇业市场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登记机关及时将歇业市场主体信息共享给人社、医保、税务、公积金等管理部门。

  (二)简化纳税申报方式。歇业状态的市场主体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基础上,可按如下方式简并所得税申报,且当年度内不再变更。一是对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按月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其总机构办理歇业后,总机构及其所有分支机构可自下一季度起调整为按季预缴申报;二是对未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按月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办理歇业后,可自下一季度起调整为按季预缴申报;三是按月申报预缴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后,可自下一季度起调整为按季预缴申报;四是歇业状态的市场主体可以选择按次申报缴纳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

  (三)社保政策。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与职工依法协商劳动关系处理等有关事项。市场主体歇业期间,市场主体仍与职工存在劳动关系的,应依法申报、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市场主体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按规定缴清社会保险费,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参保人员减员登记。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造成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根据《社会保险法》《关于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单位缓缴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发〔2015〕31号)等规定,可以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

  (四)医保政策。市场主体歇业期间,市场主体仍与职工存在劳动关系的,应依法申报、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市场主体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按规定缴清医疗保险费,向医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医保参保人员减员登记。市场主体歇业期间未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缴清相应欠费(含滞纳金)后,参保职工在欠费所属期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按规定进行补报。

  (五)允许住房公积金缓缴。市场主体歇业期间,仍与职工存在劳动关系的,应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依法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住房公积金,待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者补缴。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期满后仍需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的,应当再次办理申请手续。

  (六)实施包容性监管。已备案歇业的市场主体,不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名录库;歇业期间,市场主体应当在国家规定时间内依法填写并公示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可作零申报。

  下列行为不视为违法行为:

  1.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

  2.公司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

  (七)歇业主体恢复经营。市场主体备案的歇业期限届满未申请延期或者累计歇业满3年,以及在歇业期间自主决定开展或者已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视为恢复经营,应当于30日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终止歇业。市场主体决定不再经营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生产资讯网 aqsc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